央廣網合肥11月12日消息(記者梁明星)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《新聞縱橫》報道,近年來,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興起,傳統(tǒng)的違法犯罪行為——傳銷也借此不斷翻新花樣、變異升級,不僅給廣大參與者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,也嚴重破壞了市場秩序。近日,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偵破一起網絡傳銷案,涉案公司已發(fā)展了3萬多名會員,銷售額近5億元。不法分子把罐裝地下水“包裝”成售價千元的“生命能量液”,還聲稱這種產品不僅包治百病,逆轉青春,還能投資賺錢。
與傳統(tǒng)傳銷不同,為了擴大下線、誘導消費者,這種新型網絡傳銷模式還開發(fā)了自己的App,注冊了實體公司,甚至開設了線下產品體驗館。
今年4月中旬,合肥市民王女士報警稱,朋友向其介紹了一款產品——“SSG生命能量液”,這個產品號稱可以治療多種疾病,并能逆轉青春。產品所屬公司自稱運用最新的“區(qū)塊鏈技術”運轉,會員只要買了“生命能量液”就能獲得公司返點,買15萬元回報10萬元。王女士隨即投錢購買了產品,結果服用后既沒看到效果,也沒見到回報,她才意識到被騙。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經偵大隊民警屈曉隆介紹:“行內人叫‘生命能量液’,這個公司對外宣傳說‘SSG生命能量液’是美國航空局認證的,包治百病的一款‘神仙水’,喝了這個水以后能夠有效防治百病!
警方調查發(fā)現,涉案的中資創(chuàng)聯公司利用網絡拉人頭模式銷售“能量液”,看似每瓶價格千元的高檔貨,實則是罐裝的地下水。購買前,還需在手機上下載“中聯錢包”App,注冊成為會員后,才有資格發(fā)展下線。為快速發(fā)展會員,該公司制定了相應獎勵政策,包括發(fā)展下線零售獎勵、批發(fā)獎勵、月度獎勵、直返獎勵等。屈曉隆介紹:“我們在立案偵查以后,發(fā)現這個SSG水,它的資金其實屬于一種傳銷資金, 比較隱蔽。中資創(chuàng)聯是把這款水作為一種傳銷道具使用,這一款水一盒是15小瓶,每一盒是15000元,也就是每一小支水是1000元。每一個投資到中資創(chuàng)聯的人怎么可以介紹更多的人去投資中資創(chuàng)聯?那就是首先我要買一盒水,我要先成為中資創(chuàng)聯的會員,之后我才有資格去發(fā)展其他人。我們也對這款水做了相應的鑒定,這個水其實就是普通的一種水!
辦案民警介紹,中資創(chuàng)聯的運營模式,是吸引參與者以購買遠超于正常市場價值的產品來成為會員,享受分利資格,并按照一定順序組成層級,以直接或者間接發(fā)展下線的人數作為計酬返利的依據,涉嫌非法傳銷。
警方初步統(tǒng)計,中資創(chuàng)聯公司共有3萬余名會員,層級達到了204層。經初步估算,銷售額近5億元。警方調查認定,“SSG生命能量液”涉及虛假宣傳誘導消費者,涉案公司運營模式屬于非法傳銷活動。
據辦案民警介紹,這是一種新型的網絡非法傳銷模式,與以往傳統(tǒng)的傳銷有所不同,為了進一步誘騙投資人,擴大下線人數,該公司還開發(fā)了相應軟件,甚至設立“水孕新生公司”,運營線下實體漂浮館,目的就是盡可能多地“拉人頭”。漂浮館宣稱是以“漂浮理療”為核心的大健康連鎖養(yǎng)生機構,主要服務項目為“漂浮”,同時售賣面膜、疼痛貼膏、益生菌等衍生產品盈利,單次漂浮服務價格高達298元/次。
屈曉隆說:“網絡傳銷和傳統(tǒng)的傳銷一個最大區(qū)別就是,網絡傳銷發(fā)展的速度超乎想象,在我們辦理的傳統(tǒng)傳銷案件里,比如資本運作、連鎖經營,這些傳統(tǒng)傳銷是要把所有的傳銷人員聚集在一起,形成一個比較固定的層級關系,可能我的朋友就是我的直接下線,我的朋友的朋友是他的下線,也是我的間接下線,按照這樣一種方式去玩。而網絡傳銷不是這樣,網絡傳銷是,我可以通過向你出示一張二維碼,你只要掃了二維碼之后,你在系統(tǒng)里面就成為我的直接下線,你以后發(fā)展的每一個人都算我的團隊,都算我的團隊成員!
目前,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已對中資創(chuàng)聯公司原負責人、公司高管以及營銷團隊負責人共9人采取了刑事強制措施。中資創(chuàng)聯公司實際控制人閆某躍等人目前已經被警方上網上追逃。
相比于傳統(tǒng)傳銷,網絡傳銷更具欺騙性和隱蔽性,特別需要警惕一些以“資本運作”“微商”“電商”“多層分銷”“消費投資”“虛擬貨幣”“金融互助”“旅游互助”“愛心互助”等名義為幌子的異地聚集式網絡傳銷。
市場監(jiān)管部門提醒,近年來,網絡傳銷采取了更加隱蔽的包裝術,常用的幌子包括電子商務、分享經濟、網絡理財等。消費者要識別傳銷,首先要明白“天上不會掉餡餅”,高回報必然有高風險;其次,無論傳銷的形式如何變化發(fā)展,其實質仍是以購買份額作為入門費,發(fā)展下線人員、拉人頭組成層級,以下線人員“業(yè)績”作為獲利依據。
隨著互聯網的發(fā)展,很多傳銷活動花樣翻新、打著各種旗號誘騙法律知識欠缺、反詐騙能力不足者參與其中。因此,大家千萬別被那些打著“擦邊球”從事不法行為的不法者利用,在成為被害者的同時淪為害人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