獎勵在校生買房 政策是否用錯地方?
2016-03-31 11:04:00 來源:新快報
原標題:獎勵在校生買房 政策是否用錯地方?
沈陽市政府網日前發(fā)布規(guī)定,沈陽支持高校、中等職業(yè)學校在校生、新畢業(yè)生購房。將給予他們契稅全額補貼政策。對畢業(yè)未超過5年的高校、中等職業(yè)學校畢業(yè)生在沈購買商品住房的,給予住房公積金政策支持,對高校、中等職業(yè)學校在校生購買商品住房的,給予每平方米200元的獎勵。
沈陽市為了化解商品房庫存壓力,真的是蠻拼的!表面上看,這樣的激勵政策可以減少商品房庫存壓力,也可以為在校生和新畢業(yè)生購房減負。但是政府出臺政策激勵買房不能違背社會公平,傷害百姓的感情,演變成“超國民待遇”。
從本質上講,財政資金應該為公共事務服務,為廣大納稅人辦事。完善公共服務項目,增加公共服務品質、數量,提高公共服務品質,體恤弱勢群體,才是公共財政的正解。政府拿財政資金補貼在校生和新畢業(yè)生買房,對其他購房人并不公平,對不買房或買不起房的人造成歧視。有錢人以在校和新畢業(yè)子女的名義買房,享受減免契稅和獲取補貼的優(yōu)惠待遇,其他人的安居尊嚴又何處安放?政府慷財政之慨,針對特定群體發(fā)放購房補貼,違背了社會財富的二次分配原則。
換個角度說,地方政府如此激勵買房也未必能化解樓市庫存壓力。在校生沒有經濟收入,新畢業(yè)生積蓄也很少,如果沒有經濟殷實的爹媽支持,他們拿什么購房?相對于動輒成百上千萬的大宗住房消費而言,減免契稅和每平方米200元的購房補貼也是杯水車薪。如果房價不合理,與民眾的實際收入水平相差太大,不僅在校生和新畢業(yè)生囊中羞澀,工作多年的老職工恐怕也無錢買房。
在市場經濟條件下,本來就沒有只漲不跌的樓市。在樓市供過于求、充滿庫存壓力的當下,政府督促開發(fā)商還原房價成本,降價促銷,才是樓市化庫存的關鍵。如果地方政府不在打破賣地財政思維,建設好保障房,引導開發(fā)商剔除暴利空間,尊重公眾住房消費知情權,推動樓市理性回歸等方面下工夫,恐怕這樣的化庫存激勵政策事倍功半,還會遭到公眾的堅決反對。
總而言之,政府選擇性出臺購房補貼政策,既存在濫用財政資金的問題,也難逃托市嫌疑。對此,不僅地方政府要檢視相關購房補貼政策的合法性合理性,思考公共政策如何引導社會公平與房地產市場秩序,中央有關部門也要介入調查,及時糾正違規(guī)行為,并啟動問責程序。通過完善監(jiān)督問責機制,加大地方政府違規(guī)成本,督促地方政府扎緊公共錢袋,呵護房地產市場的健康肌理。(葉祝頤)
編輯:單曉琳
關鍵詞:買房;在校生;購房;畢業(yè)生;中等職業(yè)學校
父母3百多萬給兒買房欲收回 兒子稱是我的壓歲錢,父母跟子女的關系本是血濃于水,但也有的父母跟親生兒子鬧得不可開交,甚至多次對簿公堂。二審法院認為,雙方為了這套價值不菲的房子,鬧了3年,家庭關系極度惡化,法院支持了一審判決,駁回了小董的上訴。
2016-03-30 14:39:00
沈陽樓市新政鼓勵學生買房:每平方米獎200元,在上海、深圳等城市出臺收縮政策抑制過熱樓市的同時,另外一些城市卻因高庫存出臺鼓勵購房的寬松樓市新政。從具體政策看,對高校畢業(yè)生提供公積金貸款的優(yōu)惠,實際上能夠使得購房者的購房金融環(huán)境變得更加寬松。
2016-03-30 08:10:00
父母300多萬給兒買房欲收回 兒子:是我的壓歲錢,父母跟子女的關系本是血濃于水,但也有的父母跟親生兒子鬧得不可開交,甚至多次對簿公堂。近日,官司有了新的進展,法院判兒子小董需要償還父母贈與的300多萬購房款。不久后,董先生夫婦提起了第二次訴訟,要求兒子小董歸還300多萬購房款。
2016-03-28 15:51:00
參與討論
我想說
央廣網官方微信
手機央廣網